“立足杭州、发展海宁” 浙江颐佳爱家居用品有限公司、海宁天屹织造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咬强被公认为跳出 “ 海宁模式 ” 的第一人. “近年来,海宁的经济发展速度确实很快,但相对贫乏的资源与发展空间的狭小,成为制约海宁经济发展的 ‘ 瓶颈 ’ ,这也是颐佳爱外迁的主要原因. ” 曹咬强这样解释.实际上,当颐佳爱由以织造为主发展到以品牌为主,急需寻求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时,曾经辉煌的海宁家纺面料织造规模优势已成为限制其发展的 “ 天花板 ” . 接轨杭州就是接轨机遇 海宁民企起步于千家万户的小作坊,家族制企业不断裂变衍生而产生众多的企业.星罗棋布的块状经济与簇群型组织模式造成了行业过度拥挤、无序竞争,促使企业外迁以拓展更广阔的空间. “ 接轨杭州,就是接轨市场,接轨机遇. ” 颐佳爱公司董事长曹咬强这样说, “ 同样一家企业,打海宁牌和打杭州牌的效果截然不同,杭州商机更多,资源也更丰富. ” 目前杭州有外资企业 2 万多家,世界 500 强企业中的 20 %以上已进驻杭州,这对急于 “ 走出去 ” 的浙江民企来说,具有很大的吸引力.颐佳爱进杭半年,已先后与美国、日本、韩国等多家外资企业开展合作.曹咬强认为,这在原所在地海宁是做不到的. “ 海宁是我们的根,不可能放弃的.但杭州对于企业来说是一个制高点,海宁则是我们的制造基地和后方阵地. ” 曹咬强说. 颐佳爱的想法,也代表了海宁很多外迁企业的想法.一些布艺公司在五六年前就在杭州设立了研发机构,许多老总告诉记者,他们很早就有以 “ 杭州为中心、海宁为基地 ” 的发展思路,只是迟迟未敢起步,颐佳爱走在了最前面.曹咬强认为,杭州丰富的人才和信息资源优势是海宁所不能提供的.研发中心落户杭州后,那里的员工每天都及时把国内外的最新信息传回总部,使颐佳爱拥有了一扇面向全国甚至世界的窗口,而其旗下品牌 “ 颐佳爱 ” 和 “ 好来居 ” 的成功运转,也说明了这种策略的正确性. 而据杭州市经济委员会透露,近年来,到杭州发展的中小企业迅速猛增,截至目前,来杭注册的中小注册企业已达 20 余万家,占全部企业总数的 99 %以上,其总产值、利税总额和出口额分别占全市企业的 78 %、 57 %和近 60 %,并创造了 75 %以上的城乡就业岗位. “杭州这个大平台给了我们充分发展的空间,更加接近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要求. ” 曹咬强说, “ 就说人才吧,海宁可选择范围相对狭窄,而杭州几乎聚集了全省甚至全国各地的人才,近几年来,公司陆续从大型企业和政府机关引进各种复合型人才,这使我们能够更快地和地方政府接轨. ” 跳出海宁为了发展海宁 “ 海宁作为哺育我们的摇篮,立足杭州并不是为了背离海宁,一直以来,我们都在采取各种形式,将在外地赚到的钱送回海宁,促进海宁的发展. ” 曹咬强如是说. 在今年年初,颐佳爱公司在海宁制造基地新上了数十台进口织机,就是为了进一步壮大海宁织造公司的规模.据获悉,颐佳爱还将实施实体扩充,以应对渠道扩张后带来的织造能力紧张. 在曹咬强带动下,不仅杭州甚至上海的老板也开始回浙江投资项目.去年以来,在上海的浙江企业开始返浙投资,投资额累计已达 100 亿元以上,主要集中在交通设施和轻工等行业. 种种迹象表明,一股反哺的潮流正在杭州和上海的浙江企业中涌动,预计今后几年投资浙江的势头将更强劲.在浙江省先后出台有关交通基础设施、临港石化战略等系列利好政策推动下,占有地缘优势的在沪浙企资本开始加速投向浙江相关领域. “返哺报恩 ” 的驱动加之时局的变化,曹咬强意识到单纯依靠扩大生产能力、低价出口的战略已经行不通了.融入国际经济,企业必须向品牌化转型. 2005 年,在原海宁天屹织造的基础上,新注册了颐佳爱公司,并计划今年在浙江建立 20 家连锁店,分别设在嘉兴、杭州、绍兴、宁波、温州等地,力争在 3 年内,把 “ 颐佳爱 ” 打造成省级品牌,实现公司品牌经营效益的快速增长,使颐佳爱跻身国内强势家纺品牌行列. 与此同时,颐佳爱还制定了品牌战略五年发展规划,规划中指出,颐佳爱就是要整合室内软装饰产品,使床品和窗饰和谐搭配,同时塑造出大家居品牌.颐佳爱还将主营目标锁定在棉质大提花面料床品,配以独具特色的系列化中高档时尚窗帘产品,并以配套性、整体性、和谐性为鲜明特征.五步战略完成后,到 2010 年颐佳爱将实现品牌销售额 3 亿元的目标. 主营业务:主要经营“好来居”床上用品 生产基地: 海宁市天屹织造有限公司